“铃……”扰人清梦的电话闹钟提醒了我另一天的开始。脑海里先是一贯的感恩祷告,感谢我仍有生命气息……接下来却是格格不入的负离子想法:又是沉闷的一天。有人说:晚上睡前会为隔天早上设定闹钟的人。是对“明天”怀有希望的人。而我是吗?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重复的动作、一样的人、不变的事,坦白说,这真是有够无趣;或者应该说,我不能满足于现状。在忙忙碌碌的时候,没有时间好好沉淀自己;在忙忙碌碌之后,已经没有精神去多想什么了。繁忙无暇、兜兜转转,好像这都不是我要的、这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心里空荡荡的。说到目的,我可是把《标竿四十》的五大目的,曾经给天天默念三遍的,不知何时开始,到了一种麻木的地步。甚至会自言自语地问:神啊!我在干嘛?神啊!你在哪里?
小时候,常常天真地在想:会不会某天眼睛睁开,耶稣就像主日学课本里的图画一样,身穿白色长袍坐着,然后对着我微笑。每每想到这里,还会傻傻地眯起眼,然后再慢慢睁开。当然,每次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情景还是与闭上眼之前的一样。渐渐长大了以后,开始在教会里、团契里发掘“看见耶稣”的“妙方”,学习敦促自己灵修、读经、祷告。然而,人是软弱的。日子久了以后,开始发现自己慢慢地失去那种对信仰的热忱,甚至灵修祷告也变质,成了每天应该要做的“例行公事”。
其实自己很清楚应该要把当初那种热心和爱心找回来,这是很重要的,没了信仰的人就像是瞎子没了手杖和导盲犬,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灵命出了问题,生活就会出岔子,而且出得是连自己都不曾察觉、但旁观者却是看得清楚的乱子。总是要做看到别人的错误之后,才会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其实也有类似的错误。
记得最近有一次与一位交了基督徒为交往对象的非基督徒朋友午餐的时候,从他口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他说,他的这个女朋友是基督徒,所以她一直很希望他也可以成为基督徒,但是他发觉在她身上找不到当基督徒的优点。他又补充,他女朋友每次都不会忘记在饭前做谢饭祷告,但是吃了几口饭之后,就拉下脸来,表示食物不美味类似的埋怨。这个基督徒女朋友前后的举动让他百思不解,不是说要感谢上帝给予食物吗?为何还埋怨食物不合胃口呢?经他这么一说,我顿时感觉自己原本是懒散地坐着,突然自动地把背部都给挺直了一下,脑海闪过一句:我是不是也曾经做过让别人“百思不解”的基督徒呢?这里要强调的不只是谢饭祷告,而是日常生活中面对大小事的时候的所有言行举止。在朋友之中,几乎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基督徒,但是大家眼中的我这个基督徒又是属于哪一种呢?我有没有让我们的“大老板”蒙羞了呢?
前两个星期,大概是在六月杪、七月头左右的某天傍晚时分,我在放工回家路上看到了一点小事。在等待着交通灯转绿的时候,我看到路旁不知从哪冒出来大概七八 个像是外劳的人,在陆陆续续地越过繁忙的大马路,一个个就在我车身旁很近距离地走过。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转头检查车门上锁了没。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些皮 肤黝黑的外劳每人手中都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脸上尽是满足的笑容。很显然他们是刚刚发了工资,给家人添粮了。我之所以把这段记得详细,因为他们脸上的笑 容,让我在隔天仍印象深刻。我是不懂满足的艺术,所以不快乐吗?看来外劳们比我更懂这门艺术。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困苦的,但是却很简单不复杂。这些小插曲, 在我心中有大大的启发。 若真要做到心中可以享有没人能夺去的喜乐,数算恩典,不能仅仅是嘴上说说。
某个团契聚会的晚上,电影会,是某部看过的电影。但是,奇妙的是,再看一次,再一次感动。这是细微的感动,莫大的恩典。我“知道”祂一直在做工,而 且我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知道”,不仅仅是停在理智上的“知道”而已。那种熟悉的感觉,想为身边的非基督徒做点什么的感觉,全回来了。在为他们祷告之前,我需要为自己祷告,专心一致地与神说话。记得有位好朋友说过,她很羡慕我有那种意志起个大早独自安静灵修。至今,在我处于属灵低潮的时候,那仍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神啊!你在哪里?我似乎听到回答:我在你心里。若我们向上帝祈求帮助,这代表我们相信祂的能力;若祂还未给予任何帮助,这代表祂相信我们的能力。若我们能够真正地安静自己,其实时刻都能感受祂。我给自己拟定一个近期内要达到的目标,我挑战自己,我要做个令人羡慕的人(基督徒)!